大米精白度計是一種用來檢測大米加工精度的專業檢測儀器,其通過對照射在樣品上的LED光的透射光和反射光進行測定,以光學原理測定大米的白度、透明度、精白度。與只能測定反射光的傳統白度計相比,此儀器可同時測定反射光和透射光,因此具有更高的精度。
大米精白度計主要應用于稻谷的科研、育種、儲藏、加工、流通領域。通過測量大米的白度、透明度和精白度,可以客觀評價大米的加工精度,預防大米碾白時的加工過度或者精度不達標,從而為碾米的質量管理做出貢獻。
一、測量前準備
儀器校準:使用前需按照說明書進行校準,確保測量準確性。如白度儀開機后需預熱,待顯示穩定后進行調零和校準操作,一般使用標準白板進行校準。
樣品處理: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和均勻性,對于粉質樣品,要確保其粒度均勻、無雜質,并按規定方法壓實;對于粒狀大米樣品,需去除雜質和破碎粒,選取完整顆粒。
環境要求:應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測量,避免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劇烈變化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,同時要注意避免強光直射儀器和樣品。
二、測量過程
樣品放置:將樣品均勻、平整地放置在測量窗口或試樣口,確保樣品完q覆蓋測量區域,且厚度符合儀器要求,防止因樣品放置不當導致測量誤差。
避免干擾:測量過程中要保持儀器周圍環境安靜,避免震動和電磁干擾,以免影響儀器的正常工作和測量精度。
正確操作: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說明進行操作,避免誤操作導致儀器損壞或測量數據不準確。如在操作白度儀時,調零、校準和測量步驟的順序及操作時間需準確把控。
三、測量后維護
清潔儀器:測量結束后,及時清理儀器表面的樣品殘留和灰塵,保持儀器清潔,防止雜質進入儀器內部影響性能。
定期檢查:定期對儀器進行檢查和維護,包括檢查光源是否正常、光電傳感器是否靈敏、顯示屏是否清晰等,如發現故障及時維修或更換零部件。
數據記錄與處理:準確記錄測量數據,并根據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。對于多次測量的數據,可計算平均值以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性,同時要注意數據的保存和備份,以便后續查詢和對比。